新聞摘要:增速放緩、產能過剩,東北經濟正經歷考驗。然而,筆者從市國稅局的一組數據中看到暖意,今年前三季度該局共組織稅收收入467.6億元,同比增收73.8億元,增長18.7%,在全國36個省級國稅單位中排名第三。
增速放緩、產能過剩,東北經濟正經歷考驗。然而,筆者從市國稅局的一組數據中看到暖意,今年前三季度該局共組織稅收收入467.6億元,同比增收73.8億元,增長18.7%,在全國36個省級國稅單位中排名第三。數據背后,是大連地區行業發展所帶來的增長,一些裝備制造企業在逆境中上揚,起到了支柱性作用。
主要從事大型風電轉盤軸承和主軸軸承及裝備類大型軸承制造和銷售的瓦房店軸承集團精密轉盤軸承有限責任公司,就是其中的代表。“我們很早之前就把目光瞄向海外市場。”瓦軸轉盤負責人告訴記者,盡管這個過程充滿了艱辛和曲折,但未雨綢繆、立足長遠的戰略,使企業得以逆境發展。2012年,經過3年多嚴格、嚴謹甚至嚴苛的審核認證,瓦軸轉盤正式成為西門子戰略合作伙伴,憑借過硬的產品質量和領先的技術水平,出口產品份額占西門子全球采購量65%以上。盡管國內裝備制造業整體表現低迷,但瓦軸轉盤向西門子公司提供的產品價格不降反升,實現價格主導。截至9月末該公司實現銷售收入3.76億元,同比增長37.7%,實現利潤總額5844萬元,同比增長166.7%。
要想發展,必須技術創新,但創新需要資金投入。近年來,企業一直享受高新技術企業所得稅低稅率和企業所得稅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等多項稅收優惠政策,從2012年到2014年共減免稅款950萬元,全都投入到新產品研發中。創新使企業成為中國轉盤軸承生產領域的領軍企業。
同樣用技術和創新“說話”的,還有盤起工業(大連)有限公司,主要從事國際化模具標準件制造,在模具標準件、零部件制造領域位居全國第一,年銷售收入10億元。多年來,該企業與蘋果手機代工廠商等大批世界知名企業合作,國內客戶達8000余家,遍布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區域,涉及機械、電子、通訊、家電、汽車等十幾個行業。從2011年以來,該企業享受的稅收優惠全部用于研發費用投入。技術創新帶來產品的高附加值,由于客戶眾多,且行業、地域分布廣泛,所以給企業收入帶來的影響呈現的是一條柔和的U型拋物線。截至9月底該企業銷售收入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略有增長,而利潤率卻同比增長2.2%。
大連第一互感器有限責任公司則“放下身段”,在服務好大型重點客戶的同時,加強了對中小客戶的關注,盤活資金鏈條,降低采購成本,前三季度銷售收入達3.4億元,同比增加近2000萬元,實現增值稅2259萬元。